- Oct 10 Wed 2007 10:18
本邦國際照明大連再添專賣店
- Oct 03 Wed 2007 10:55
新品上市:壓克力頂燈----智能、可自由升降調光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Sep 28 Fri 2007 13:41
搜索引擎找客户的方法30种
1、 在Google中输入产品名称+importers。(也可以用importer代替importers进行搜索。不同的产品或者行业,这些网站的排名往往不太一样,大家要是用自己的产品测试,应选取排名比较靠前的网站加以利用。)
2、 关健词上加引号,即搜索“Product-A importer”,在输入时将引号一起输入。这种方法可以保障在搜索出来的网页中我们输入的关键词是连接在一起的,不像上一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中那样,输入的关键词可能是分开的。这样搜索结果虽然数量上大大降低,但准确性必然大大提高。
3、 搜索产品名称+distributor,搜索时如果加上引号,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虽然这样做可能牺牲很多潜在客户,但如果运气好的话就可以找到很多分销商的信息。
- Sep 28 Fri 2007 13:29
如何获取竞争对手信息
目前,因特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为经济的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面对全球竞争,企业为了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重视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尤其是利用因特网收集竞争情报。因特网通过桌面访问的方式提供各种各样的免费或者低成本的信息。作为一个外贸从业人员,我对在因特网上披荆斩棘,挖掘信息的宝藏更加感兴趣。
那么,应该如何合法收集获取您的竞争对手的情报呢?我的体会是:
1. 定期浏览相关网站
查找产品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有关公司、商店、行业协会的网站上查找。国外领先产品的今天可能就是我们产品的明天,了解国外新产品的情况及发展趋势,对帮助我们自己开发新产品极有帮助。查找产品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有关公司、商店、行业协会的网站上查找。特别是在生产厂家的站点上,往往会有对产品的技术性能信息的详细说明。如我们有不明白之处,还可发电子邮件询问。我们不妨选择国外几家业内领先企业,定期访问他们的网站,跟踪他们的新产品开发信息。最好的办法是作为竞争者顾客一员。
2. 经常参加行业聊天室
- Sep 28 Fri 2007 13:22
灯具灯饰类客户 名单
- Sep 28 Fri 2007 13:17
教你如何寻找客户
综合分析,虽说网络是虚拟的,但网络营销比传统营业在销售手法上更讲究实际,具体地要做得哪几点呢?我把我的这几天所摸索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1.产品的发布技巧:一个公司的产品橱窗设计,那些上传的产品一定要配有好的图片,一个好的包装图片也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一个好的图片可以让大家对你的品牌或产品产生良好的兴趣. 2.产品信息的更新:即时更新你的产品, 尽量让你的产品信息靠前,这样买家在搜索时会第一个发现你,如果你不急时更新,那么你的信息就会沉到老下面去啦,那么有多少人有耐心一页一页地往下翻呢.而且很多人都会看好第一页的信息,都认为排在前列的产品的公司一定有实力. 3.第一时间发现与你产品所关联的求购信息,与求购商及时联系,商机不等人,在那么多求购信息中总有适合你的.总有人会你合作的.不要对一两次的电话不成功而失去信心. 4.及时回复你的相关留言与信息,让客户感到你公司的正规(因为一般公司网络都有专人负责),公司对客户对客户的重视.耐心地回答咨询者的问题,而且在回复时一定要用客气与尊重的语气. 5.提高与客户沟通的技巧:这是一门大学问,总之,不要急于求成,让客户感到你的专业,诚心,感到你公司的实力,(时间关系待续) 6.注意电话回访:对有意向的客户定期或不定期地电话跟踪,但这个上面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打得太多了人家会嫌烦的,如果不跟踪,客户会把你遗忘的. 7.做好线上交谈,线下及时跟踪,不要放过每一个机会,需要派人上门拜访的一定及时赶到,免得错失了良机.一定要做好线上线下的结合, 争取提高客户成交率. 8.经常在论坛活动,提高个人知名度,你的知名度高啦,那么自然会有人关注你的产品,一举成名天下知,那时会有客户主动找上门的. 9.热心帮助别人的求助,这样更能提高你在论坛的知名度,取得人家的信任与好感.我永远深信这句话,帮助了别人的同时是帮助了自己. 10.不管是论坛还是与网友聊天,一定要保持文明用语,保持在论坛的形象,因为你就是代表着公司,代表着品牌.
- Sep 28 Fri 2007 13:15
谋略:如何寻找国外买家
目前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越来越多的外贸朋友在网络中、在论坛上、在朋友圈子里抱怨老外越来越精明、客户越来越难找,利润越来越低,等等,不一而止。看上去,客户资源已是山穷水尽了,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更多外贸人相信,买家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他,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据一个权威杂志统计,以前的买家只有20%是直接跟中国的供应商采购的,其余80%都是向台湾、香港等的中间商采购的。但现在各商家之间的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那80%的买家也开始直接向中国的供应商开始采购了,这对于我们做外贸的厂家来说也许会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一) 我们该去哪里寻找客户?
想必这个老而俗却又非常现实的问题。到底应去哪里寻找客户?网络寻找?网络寻找这是所有外贸人士最常用的方式,但令人困惑的是,回复率是越来越低了。以前在一些网站上寻找到的客户,还基本上有个10%左右的回复率(当然能做成的是了了无几),然而现在在一些比较大的网站上获得的可靠的求购消息(之所以说他为“可靠,是因为网站上所留的传真号码,一般都是真实能用的,而且是一些专业性的网站),发送联系函的电子邮件和传真时,发了一百来封,能有三、四家回复已经不错了。网络寻找真的是越来越难了。国内展会寻找?一些国内城市举办的号称国际展会的邀请函满天飞,若真的去了,就上当了,里面根本就没几个人,更别说老外了顶多只能算个同行聚会而已。广交会好象是不能不去的,象根鸡肋,对于很多没有多少国外客户资源的小企业来说更象是一根救命稻草。但去了以后又能如何呢?名片搜了一大堆,但做成的几乎没有,最多一两个几千美金的小单。国外展会寻找?国内的不行了,怎么办?只好忍痛出血去国外转转了。到了国外,忙、累得个半死,成效当然要比国内的要好一些,但老外谨慎的要命,对于一个不知名的小品牌,他们多半一开始只有顶多20’柜的试订单.向国外的一些经济参赞处咨询?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没戏,没人理你,自己都感觉没劲。也许有的朋友会说,那是你们不会做生意,品质不达标,交期不准谁还同你们做呀?!但是象那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二)买家到底去哪里了呢?买家们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呢?
- Sep 27 Thu 2007 10:09
如果世界是一个有一百人的村落
To all my friends and loved ones
Love from me
Useful Perspective
致朋友们以及我所爱的人们
这是一份爱的礼物
- Sep 27 Thu 2007 09:59
love 爱情
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
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让你这么做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The worst way to miss someone is to be sitting right beside them knowing you can't have them.
- Sep 27 Thu 2007 09:57
words to live by 生活的忠告
I’ll give you some advice about life.
给你生活的忠告
Eat more roughage;
多吃些粗粮;
- Sep 22 Sat 2007 09:41
POP廣告的概念
POP廣告是一般廣告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商業廣告形式。與一般的廣告相比,其特點主要體現在廣告展示和陳列的方式、地點和時間三個方面。這一點從POP廣告的概念即可看出。
POP廣告的POP三個字母,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縮寫形式。POINT是“點”的意思。PURCHASE是“購買”的意思,POINT OF PURCHASE即“購買點”。這裏的“點”,具有雙重含義,即時間概念上的點——具有雙重含義,即時間要領上的點,時點和空間的點。因此,POP廣告的具體含義就是在購買時和購買時和購買地點出現的廣告。具體講,POP廣告是在有利有時間和有效的空音位置上,為宣傳商品,吸引顧客、引導顧客瞭解商品內容或商業性事件,從而誘導顧客產生參與動機及購買欲望的商業廣告。簡稱“購買點廣告”。
POP廣告的發展
- Sep 15 Sat 2007 19:06
孔雀翎神奇鎖色LED光源簡介
- Sep 14 Fri 2007 08:41
你就是自己的品牌
在一般人印象中,行銷人的工作既瑣碎重複又機械簡單,是個憑體力吃飯性質不穩定,隨時準備跳來跳去的不安分群體,其生存現狀與市場環境和公司命運密切相連,常常在無奈中痛苦和歡樂時沉淪,不是嗎?在我們周圍,確實有一部分人,行銷工作僅僅是無奈被動謀生過程的中轉站,真正從本質上去理解行銷的精髓所在,在實際工作中沒有也不想創造性的根據市場動態變化調整策略,只是機械一味的執行,有時甚至是盲從。一旦工作不順心,就立馬想到下一個港口,於是,跳槽就成為了必然。
這樣下去,很多行銷人在其個人經歷中常常迷失自己。
怎麼辦?行銷人,應該給自己職業生涯做個系統規劃,要從戰略角度認真審視自身角色定位,也許這在目前是個奢侈和幻想。但你想想,年齡不饒人,歲數一大往往與缺少激情活力對等,這雖說不公平,但社會普遍認知是這樣。有人總覺得行銷工作僅僅是解決生存的載體,他們不回考慮到三年五年以後自身成長發展的方向,因而定位的狹隘和角色的脆弱常會制約他們進一步提升。試想,如果你僅僅滿足一個職位,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中仍舊照搬重複以往,或者好高騖遠,自身所負責區域市場尚且疲軟,又想謀求更高發展,諸如此類,面對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格局,面對強手的輩出和激烈的職場競爭,那又該怎麼辦呢。
- Sep 05 Wed 2007 16:25
美國《商業週刊》揭秘品牌煉金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