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吳玲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在半導體照明領域已具備一定技術和產業基礎。
她表示,我國已經初步形成從外延片生產、晶片製備、器件封裝集成應用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現在全國從事半導體LED器件及照明系統生產的規模以上的企業有400多家,且產品封裝在國際市場上已佔有一定的份額。
另外,我國具有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鎵、銦儲量豐富,占世界儲量的70%-80%,這使我國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具有資源上的優勢。
據國家新材料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提供的資料,目前,我國LED上游生產企業主要有深圳方大、廈門三安、上海藍光、大連路美、江西聯創、江西欣磊 等;中游生產企業主要有深圳量子、河北鑫穀、寧波升普、杭州創元、杭州中宙、北京睿源等;下游生產企業主要有廈門華聯、佛山光電、寧波愛米達、天津天星等。
吳玲表示,通過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我國在兩年多時間內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方面的突破。首先,在功率型高亮度發光二極體晶片關鍵技術方面,實現了功率型晶片的從無到有,改變了晶片全部依賴進口的不利局面,國產晶片目前占到國內市場37%的份額。
其次,功率型白光封裝也取得較大突破,基本達到國際產業化水準的40流明。
此外,在半導體照明應用產品的系統技術集成開發方面有了較大進展。新開發的諸如功率型LED臺燈、汽車燈、功率型LED太陽能庭院燈等百余種應用產品,已實現批量生產並有部分產品出口。
由於LED光源顯著的節能特點,世界各國對LED的研發生產都極為重視。
日本計畫從1998-2002年耗費50億日元推行白光照明,並到2006年完成用白光LED照明替代50%的傳統照明;整個計畫的財政預算為60億日元。
美國2000年制定的"下一代照明計畫"被列入了能源法案,計畫從2000-2010年,投資5億美元,用LED取代55%的白熾燈和螢光燈,預計到2025年,固態照明光源的使用將使照明用電減少一半,每年節電額達350億美元,形成一個每年產值超過500億美元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市場。
我國於2003年6月成立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未來5年,我國將把半導體照明作為一個重大工程進行推動;科技部已批准上海、大連、南昌、廈門、深圳5地作為LED產業化基地。按這5大產業基地預計目標,到2010年,整個中國LED產業產值將超過1500億元。
資料來源:LED俱樂部
- Sep 21 Fri 2007 13:31
中國LED產業規模將達1500億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