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近日落幕的幾場藝術品拍賣會上,瓷器燈罩、紅木宮燈等古代燈飾紛紛拍出了高價。自從人類發現火種的那一天起,燈便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而古代燈飾,憑藉著其獨特的藝術造型和精湛的工藝技術,不僅成為了當時人們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更成為了今天藝術品拍賣的一個獨特門類。  

  在今年天津文物公司的春拍上,清代紫檀座宮燈以49.5萬元成交,其為中國瓷器收藏鑒賞家孫瀛洲先生家藏之物,這對紫檀宮燈是其在20年代收於北京琉璃廠的,宮燈使用的是紫檀、象牙、銀絲、玉石、鎏金等宮廷作坊用料;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上,一對清代銅胎嵌掐絲琺瑯燈籠,成交價達到了47.52萬元;在南京的拍賣市場上,一對清“蘭地軋道開光花卉紋”皮燈,成交價達到了60500元。民國時期的粉彩六角燈罩一對,也拍出12100元(如圖)。

古代燈飾成為藝術品拍賣獨特門類

  從海外的拍賣市場來看,古代燈飾的升值潛力不可小視。2004年英國的寶龍(Bonhams)拍賣行曾經以260萬英鎊拍出一盞來自古羅馬的玻璃油燈,而它在1979年首次易主時候的價格僅為52萬英鎊。到了1986年的時候,它的價格就已經升至210萬英鎊。對於國內的藏家來說,首要關注的還是我們中國的古代燈飾,在選擇上除了傳統的宮燈、燈罩之外,對於一些特殊的器型也可以加以留意,如中國嘉德拍賣行就在目前的一場小拍中推出過銅畫琺瑯小把燈,雖然是無底價,但成交價還是達到了6160元。 




資料來源:新民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llen808 的頭像
    hellen808

    诗路花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